商用物業價格仍受壓,永添集團商業地產投資、創投基金董事總經理邱明德認為,甲廈價格已接近見底,漸具投資價值,反觀商舖受北上消費衝擊較大,復甦需時。
邱明德早年購入多個尖東寫字樓單位,一直作收租之用,而自疫情後,商廈需求減少,空置率上升,而他亦重新部署,為商廈單位轉型。
他表示,持有尖東 新文華中心 、 南洋中心 等單位,原本僅租予單一租客,近月亦開始作出轉變。例如 南洋中心 半層約5,000平方呎樓面,轉型成共享辦公室,一方面分間成多間細小辦公室,並有提供一個3,000呎露台,月租約7,500元起,出租情況甚理想,「很多租客為內地公司,相信因尖沙咀來往內地方便,吸引企業前來設立細小辦公室。」
與傳統寫字樓比較,他謂共享辦公室對商戶來說較靈活,「傳統辦公室涉及至少兩年租約,又有裝修等開支。商戶選擇共享辦公室,可節省成本及時間,不過共享辦公室市場競爭亦多。」除了辦公室樓面外,單位內設有可容納百多人的場地,他謂給不同機構進行會議、培訓中心,甚至教育機構作考試中心等,每小時場租約1,500元,「比起很多酒店會議室便宜得多,現租用情況理想。」辦公室及場地租借兩面收入加起來,尚算不俗。
近期他決定放售部分寫字樓單位,例如 南洋中心一座 3樓單位,面積約5,500平方呎,叫價5,120萬元,呎價9,309元,他指較兩年前叫價降兩成。
寫字樓租售價下跌多年,邱明德相信,價格已漸近底,漸具投資價值。「情況會改善,很多內地公司感興趣來港上市,要設置辦公室。此外,不少內地企業為符合投資移民,要來港租用地方。」更認為中環租金始終偏高,尖沙咀商廈租金有競爭力。
相比起商廈,邱明德對商舖前景較為睇淡,主要因市民北上消費,「不僅對餐廳影響深,其他行業如醫美、零售同樣受衝擊,因此舖位租市復甦期更長。」他指,對上一次投資物業便是商舖,於投資高峰期斥資1.2億元,購入銅鑼灣羅素街8號 英皇鐘錶珠寶中心 樓上舖,現時由醫美行業租用,他現以9,200萬蝕讓放售。
至於住宅市場上,他早年亦有購入豪宅作投資,早前亦沽出大潭玫瑰園單位。前景上,他料中小型住宅相對較有投資價值,「來港讀書及工作的內地人多,住宅租金尚在上升。反觀以往在港工作的歐美客減少,令豪宅租金下跌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