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asingHub.com 洽租

中環增逾300萬呎樓面 恒地佔最多

過去數年,政府持續釋出中環的商業地供應,計入近期及未來即將落成的商業項目,中環一帶新增的商業樓面將逾300萬平方呎。

中環及金鐘一帶商業地供應罕有,但近年政府持續推出商業項目,及透過遷搬區內政府設施,以釋放中環的商業地,增加區內新增商業樓面。如單計區內4個於近期及即將落成的商業重建項目,已合共涉及約305.7萬平方呎商業樓面供應,當中以恒地 (00012) 勢力最大。

前身為美利道停車場大廈,由恒地於2017年中以約232.8億元投得項目,已重建為 The Henderson 。項目最新已入伙,並獲首批租戶進駐,現為36層高甲級商廈,總樓面面積約46.5萬平方呎。

另外,同系的大型海濱商業地則料於未來數年落成。恒地於2021年以約508億元、每平方呎樓面地價約31,463元投得中環新海濱3號用地,為本港歷來總價最貴地王。而發展商於2022年已經向城規會申請發展3座樓高6至10層的建築,以用作綜合辦公室、商業及零售發展等用途,總樓面面積高達約161萬平方呎,方案亦已於去年獲城規會批准申請。據發展商最新中期報告,項目計劃分2期發展,分別料於2026年第4季及2032年第4季落成。

至於鄰近的長實 (01113) 旗下 長江集團中心二期 ,則料今年落成。項目原為和記大廈,重建後樓高為41層,總樓面面積約55萬平方呎,標準樓層面積約1.73萬平方呎。

而由永泰 (00369)、資本策略 (00497) 及市建局合作的中環嘉咸街地盤C,亦將重建為甲級商廈、酒店及零售的項目,涉及總樓面面積約43.2萬平方呎,預計於2025年底竣工。

該帶未來亦有4幅商業用地待推,當中中環新海濱1及2號用地有待推出,而位於金鐘的 金鐘廊 重建項目,曾納入上個財政年度 (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) 的賣地表內,惟最終未有推出。項目位於港鐵金鐘站上蓋,佔地約9.6萬平方呎,總樓面涉近100萬平方呎,於2014年已獲規劃署展開重建規劃研究,政府在去年初公布推出時,用地估值高達225億元。

此外,金鐘未來潛在的大型商業用地供應,亦涵蓋高等法院重建項目,總樓面面積亦達約150萬平方呎。

踏入後疫情時代,商廈市場生態有變,商廈空置率亦隨之攀升。預計今年落成的中環 長江集團中心二期 ,據悉出租率僅約10%。

近期有指截至今年3月, 長江集團中心二期 的出租率僅為10%。而其後長實(01113) 主席李澤鉅出席股東會時直言,市場短期對寫字樓的新需求量不大,不過,長遠而言,集團對 長江集團中心二期 前景有信心,因為中環優質全海景寫字樓的供應不多。

事實上,參考本港一間代理行最新發表的商廈市場報告,5月份甲級商廈空置率持續高企,在各分區中,東九龍空置率最高,達到17.5%,其次為中環,錄10.3%,緊隨其後的是金鐘,達8.8%。

報告又指,中環區及金鐘區在5月份所錄的平均呎價跌幅亦較大,按月分別下跌約3.5%及7.5%,至每平方呎27,933元及20,607元,現象反映陸續有商廈業主減價求售,如早前德祥地產以約2.6億元將金鐘 美國銀行中心 30樓全層出售,呎價僅約1.8萬元;觀瀾湖集團亦以約3.1億元出售中環 皇后大道中9號 29樓全層,呎價約2.2萬元,較高峰期呎價5.5萬元比,呎價大跌約6成。

(HKET)


Properties Comparison

{{ $jtext._(mode === 1 ? 'COM_HUB_PAGE_RESULT_EMPTY_GENRAL' : 'COM_HUB_PAGE_RESULT_EMPTY_COMPARISON') }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