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業增值才有投資價值,有外資行代理表示,看好醫療相關商廈,以及可轉作住宅收租的酒店物業。
從事大額買賣多年,該代理認為,若要吸引投資者購大額物業,關鍵之一是物業具增值空間,才有升值潛力。疫情下,代理指整體市況有所轉變,「畢竟疫情3年,對經濟日常運作及活動也有影響,如疫後市民網購會否增加?現在市民生活習慣也有轉變,晚上街道人流亦減少,這些均是疫後一些改變,會否重回疫情前有待觀察。」他指,疫情更令市民注重身體,故可留意醫療相關物業,「例如一些商廈,可作醫療用途,或業主與醫療機構合作等。對內地人來說,對香港醫療始終有信心,相關物業前景佳。」
另一項值得留意物業是酒店及服務式住宅,他看好原因來自住屋需求,事實上,該行去年亦曾協助基金以16.5億元購紅磡酒店,改作學生宿舍用途,「旅遊業轉好,酒店固然有投資價值,但除了傳統用途外,基金仍對可作住宅長租、共居等範疇感興趣。」
至於長遠而言,該代理謂不少基金留意創科市場,包括生物科技企業等,故相關的廠房、可作科研工作的物業,未來料成新需求。
大灣區發展前景佳,該代理指,該行亦於通關後加快與內地分行合作,互動加強,「本港甲廈租金水平下跌後,已貼近深圳,不少內地公司亦有興趣來開業。與此同時,香港甚至跨國企業,亦有意開拓內地市場,故相信有不少商機。」另外,「預計今年外資基金入市興趣降,焦點將是本地投資者,老牌家族開始有意放盤或入市。」